龙景园机构:龙景园旅游智业网 | 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 | 龙景园虚拟旅游

首页>景观>正文

景观设计方法论

来源:网络文摘 时间:2018-06-09 编辑:龙景园

1 引言(Introduction)

虽然奥姆斯特德早在1858年就创立了景观设计学,但与古老的建筑学相比,景观设计学仍旧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景观设计师们一直遭到建筑师的排挤,因为建筑学科不仅有较长的历史而且拥有更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为了努力加入“设计的行列”,景观设计师们借用了建筑学,甚至是艺术的理论和方法作为自身学科设计原则的基础。虽然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景观设计学的名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关于景观的“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让景观设计学掉入了建筑语言和形式的陷阱中,而不去发展属于景观本身所特有的设计语言和方法。于是乎建筑学中的规则、理论和原则,特别是那些对形式的追求,以及图案组合和构图,通通被用于景观的设计中。目前,所谓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无论是现代主义的构图与对比,还是后现代主义的隐喻与符号,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建筑的方法。

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设计

2 建筑的方法(Architecture Approaches)

在西方神话故事中,上帝创造了自然,又创造了岩石、树木和云彩;从创造新的物体逐渐过渡到创造内在产物。但是,随着西方自然主义科学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一个自然”的观点被分裂为直接感受的自然(例如感知,美丽/崇高,精神的/情感上的)和需要通过仪器和实验来验证的隐匿的自然(自然科学的,理性的)两个自然。自信的现代人类抹去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观点,理性与感性开始分道扬镳,因而这也就使得艺术/美学和科学/逻辑成为了相互对立的关系,美的感受与客观原理之间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者曾经是一个整体,而现在则成为了两个极端。从此,人类一直再与自然竞争,不断地挑战她、征服她,认为人类所创造出的力量远远大于自然界的力量。

 

 

建筑的方法在很大程度受到了上述西方自然观变化的影响,在建筑的概念中,人类/建筑/城市与自然/景观/乡村经常是相互对立的。其中城市的地位高于土地,而建筑则是高于景观。景观是一片可以随意开垦和利用的荒地,而且是作为建筑的拓展空间或是属于建筑组成的一部分而存在。更糟糕的是,由于在现代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立面视觉效果和形式主义的外形,以至于景观的作用只是为了衬托建筑,成为了建筑和城市的背景。

建筑的方法是以人为中心,各种几何形态的主观叠加,而不是进行一种整体性和开放性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让视觉效果、外观、形体、功能分区凌驾于体验、系统、生态、过程以及社会文化关联之上。此外建筑的方法更多强调的是确定性,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设计本身,都是在一种封闭环境中进行,而不是一种动态的,针对不断进化的环境或是适应场地的设计。此外,建筑的方法还是一种“跟随形式”的形式主义的方法:一种形式和空间的设计。所谓的形式主义就是将设计作为形式的创造和展示,它将相关的文化用符号的形式来展现:将特权思想(概念)进行组合,凌驾于物质和感官体验(人体)之上。不幸的是这种源于建筑的方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设计

3 景观的方法(Landscape Approaches)

 那么什么是属于景观自身的设计方法?尽管理论与方法层面上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是过去近十多年来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充分说明景观的方法是存在的,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景观的方法是源于景观而不是建筑。

3.1 自下而上的设计(Bottom-up Design)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作为行为和思维策略广泛地运用在科学、管理和工程技术等领域。这两个术语在1989被远见研究所(Foresight Institute )首次应用于纳米技术领域,以区分分子制造(批量生产原子精确度的物体)和传统制造业(批量生产非原子精确度的物体)。“自下而上”寻求由较小的(通常是分子)的组件,通过自组织或自组装构建成更复杂的组件,而“自上而下”则是寻求通过使用更大,通常是外部控制的方法,来指导个体的组装。从广义上讲,“自下而上”比“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便宜经济。

对景观来说,“自上而下”的设计就是将特权思想/概念(通常是设计师和领导的喜好)进行组合,凌驾于场地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之上。而“自下而上”的设计则类似于俞孔坚的“反规划”:城市设计将“图—底”关系颠倒过来,先做一个底——即大地生命的健康的生态的底,然后,再在此底上做图——一个与大地的过程与格局相适应的、可以持续增长的城市。它是一种适应场地的、综合的、动态的,且不断进化的自然而然的设计方法。

1)结合场地及环境背景的设计(Design with context)

 英语中“设计”一词源自“标志制作”(Designation),强调的是展示和与众不同,这里形象是设计的优先考虑,而与场地及环境背景的适应则被忽略,进而削弱了设计的融入和整体环境的和谐。这种趋势一方面为信奉西方文化传统,崇拜天才、权威、专家甚至神圣的创造力所推崇;另一方面为将艺术、时尚和设计作为社会地位及权力象征的人士所标榜。相反,景观的方法寻求的是与场地及其环境背景偶合的设计,设计不是为了鹤立鸡群而是整体融合,将设计置于,甚至嵌入到背景之中(如叶脉与叶片的关系)。用景观的方法进行设计,就是要让设计扎根于场地,它不仅需要实地勘察,充分考虑场地的特征与背景,而且需要认识到场地中的土壤、水、植物及其他物质材料都是有生命的、敏感的和有创造力的生态系统。

用景观的方法进行设计,超越了现代主义所关注的对空间和领地的扩张与占有,将设计引导为对时间过程的设计:时间的栽培、生长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收获所有意想不到的和意料之外的惊喜。在景观方法中,设计也因此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创造,更是一种融入环境背景和进程的调整。

2)发现为基础的设计(Finding as design founding)

景观的方法是以基地的自然和文化过程为出发点,因为这些过程连接景观的生成逻辑、属性和所受影响的解码。通过对景观过程和它们的形成机制的认识,设计作为一种人工干预可以被用来操纵自然过程,影响了景观空间和物质的表现,并使其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在以发现为基础,基地的特殊性为策略的景观的方法中,基地过程被融入到设计中,你在基地上发现的相关信息将构成设计的基础,因此发现和筛选基地中的何种信息作为设计的基础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设计师需要一种类似于生物学家在组织基地调研时经常使用的调研纲要(详细目录),这一基地调研纲要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工具,它为设计师做出 “以发现基础”设计概念的形成过程提供帮助。

除了对基地自然进程的发现,为促进不同系统的协同,基地及周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过程同样也应该作为必要的内容包含在“以发现为基础”的工作纲要之内。为了操作不同的驱动力,自然和文化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因为人类通过(文化因素)来分析景观(自然因素),以此决定如何编排自然因素达到预期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2506
免费电话:400-030-1357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专题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