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批判与思索>正文

袁家村掌门人:正常的人,都不会模仿袁家村!

2018-10-30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导 读:近些年,袁家村年游客超300万,年营业额超10亿。它是怎么炼成的?复制了袁家村的模式,但成功是否被复制?我们来看看袁家村掌门人的看法。

近几年,主打乡村文化、民俗小吃基调的乡村旅游成为热点,风头长时间盖过一些闻名中外的景点。

据不完全统计,陕西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已百余家。尤其是广袤的关中地区,有更多新项目正在筹建中。但是,热闹的背后却是“几家欢喜多家愁”。对比开张时期,不少民俗村现在已门可罗雀;还有部分民俗村已经处于关门或者半关门状态。

袁家村,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设计

这里面,有很多是形式到内容的大同小异,甚至雷同。盲目跟风复制,造成的千篇一律,有人认为很可能成为乡村民俗之殇。

但是,始终被人复制的袁家村却与众不同:变得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丰富和越来越精致。

在逐渐流逝的岁月里,慢慢成为了一个令人着迷的小镇。关中风情,只是它的建筑和地域风格。其实,若是有了沉淀、内涵和趣味,它才让人愿意留下来。

近些年,袁家村年游客超300万,年营业额超10亿。它是怎么炼成的?复制了袁家村的模式,但成功是否被复制?我们来看看袁家村掌门人的看法:

▶▶一、袁家村走的是自己的路,它不只是旅游

袁家村一步一个脚印,在不停地探索。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村民共同致富、持续致富。

所以,袁家村的运作方式和其他乡村有很大不同。我们希望让农民挣钱,让产业发展更久远。应该说,中国乡村充分了解农民和农村,将旅游产业与农民融合得最好的,袁家村算其中之一。

袁家村的村民,称得上是新时期的村民。为了把产业持续下去,我们把教育农民放到了第一位,成立了农民学校,并专门设有“明理堂”,由德高望重者主持,村干部、村民和商户代表参加,谁有问题都可以上明理堂,讲明道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现在大家都齐心协力,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村子的发展。

如今的袁家村,农家乐、小作坊、酒吧等经营者已多达三千多人,袁家村人自己经营的只占到三成左右。大家会问,为什么允许外地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和自己竞争、挣钱?因为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要做的是百年袁家村。

袁家村原来只有62户人家,五十多户农家乐。如果关起门来搞,怎么也发展不到今天,不会有现在的人气。

我们通过搭建农民创业平台,让更多人把袁家村当家,袁家村里家家有生意,人人能就业。通过优势项目股份化管理,大家入股享收益,又很好地平衡了收入差距问题。如今,不管是外来商户还是本地商户,大家都把袁家村当成“家”。

我们的产业,在带动就业和周边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也做出了贡献。现在常年有2000多人在袁家村打工,很多外来商户已在袁家村安家定居,还带动周边和旅游沿线一万多位农民通过出售农副产品和提供服务增加收入。

自己有钱赚,还能带动别人共同富裕,袁家村人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胸襟。

▶▶二、如何看待“复制”袁家村的情况,要做百年袁家村

这几年,复制“袁家村模式”在陕西就有70多个乡村。有人问我们怕不怕,回答是“一点都不怕”。所有模仿的,没有一家和我们一样。我们是一个村子在做,做的是产业链。

说到复制问题,说明大家已经分清了“李鬼”和“李逵”。目的决定做法:袁家村运作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农民共同致富。

从最初小吃街开始,慢慢培养新的业态,发展乡村度假,引进酒吧街、艺术街、回民街、祠堂街。我们一直致力于发展的产业,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调整,寻求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现在一些古镇或者古村,也是仿古、关中小吃。表面上跟袁家村没什么两样,实际上因为投资和收益的问题,往往质量难以保证,运作难以持久。

别人要复制,我们无法左右,也不能说别人是失败的。从商业角度看,人家以赚钱为目的,只要有收益,哪怕很快就倒闭了,也是一种成功。袁家村不同,我们要做的是百年袁家村,我们追求的是长远的产业发展。

在避免同质化问题上,四个字:因地制宜。袁家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小村,没什么旅游资源,最大特色就是因地制宜。为什么不做红色旅游、不做唐昭陵,跟我们没有直接联系。我们的主题是关中民俗,说的话、衣着、很多东西,都是关中民俗的一部分。这个东西我们能做,别的我们做不了。

袁家村产业一直在完善提升,在走乡村度假、农副产品产业化道路,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

▶▶三、袁家村现在在做3.0的产品,我们一直在升级

打造百年袁家村,核心在于产业的发展。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关中民俗旅游,到发展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

袁家村“旅游+”:“+”的核心是品质。不管是小吃还是农副产品的供应,我们首先给游客保证的是品质。

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涉及行业多达百种,我们选择“旅游+”的产业一定是高品质。比如引进以民俗创意文化为核心的系列化、高端化、个性化产品,酒吧街、艺术街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袁家村的品质,我们要逐渐培养一些小品牌,跟着大品牌走出去。

尽管这些产业现在可能赔本经营,但从长远来看,营造的这种文化氛围实际上是增加了乡村的造血功能,是一种大业态的完善。村里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袁家村的无形财富。

袁家村能走出去的只有两样东西:思路和经验。我们有自己的发展经验,有专业的团队,不论是规划设计还是招商运营,袁家村已经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

未来袁家村要做两件事:一是旅游发展,二是三产融合。我们现在在陕西做的是袁家村·关中印象,未来将把自己的思路和经验带到全国,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出更多袁家村印象。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国的游客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去找不一样的袁家村。

在三产融合方面,我们将通过品牌带市场的方式,三产带二产,二产带一产,致力于将袁家村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树品牌拓市场,通过袁家村这块金字招牌,带动更多小品牌走出去。

▶▶四、打造未来美好的乡村生活,我们一直在升级

以袁家村为例,村里注重精神文明,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无私奉献,坚持诚信为本,最终给游客呈现一个古朴典雅、诚实守信的美丽乡村的模本。

在千篇一律的“小吃街”轰炸下,我们要用乡情和小吃留住“关中味道”,用匠心和诚信保障食品安全。这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道德约束。多年来,捍卫食品安全是袁家村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每一道小吃,村民都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没有添加剂,所有原料统一由村里的作坊供应,不得私自外采,一旦发现,取消经营资格。

久而久之,村民们都把食品安全当成坚守的底线,自律互律蔚然成风。大家把游客当自家人,在留住关中味道的同时,也守住了秦川乡情,对外打造了一张淳朴而精美的旅游名片。

精神文明的内涵远不止于此,还包括诚信经营、彬彬有礼、孝敬老人等。在袁家村,游客还能体会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比如整洁的街道、热情的服务、悠闲的老人、诗意的民宿、小资的咖啡馆、古朴的书店等,惬意的乡村生活方式,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持久魅力。

也就是说,乡村生活一定要有文化。袁家村惟德书屋的主人宰老师,原来是大学老师、报社记者,现在一家人在袁家村生活。

楼上有几间客房,院子可品茗,有微薄收入。他喜欢读书、运动,享受田园生活,也做些农民教育工作——这是我们推崇的袁家村生活方式。

如果有这样的文化人能在这里长期生活,那么所有农村问题都解决了,所有农户问题也都解决了。乡村的味道,家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文化的味道……那是一种难以拒绝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田园小镇梦:“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故乡:那里生长着许多大树,清净的河流里倒映着山川。

些许经年,真正的古镇和村落所剩无几。近几年,出现上百家民俗文化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场商业主导下的“新农村运动”:良莠不齐,有成有败。我们希望,新乡村不止是旅游的乡村,而是如同从关中大地自然生长的乡村。

文章来源:《搜狐网》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