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景园旅游规划>乡村休闲旅游中心>经典民宿>正文

莫干山乡村旅游正当时,民宿体现时尚性(2)

2018-06-04 北京龙景园 龙景园 点击量:

2014年,跟着裸心谷兴起的德清洋家乐,接待了游客23.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 7.9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2.36亿元。

民宿产业,像一把蒲扇拨开了大山发展的层层迷雾。莫干山的山民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5岁的贾金珠现在不再是一个人在家了。去年,女儿把家里的老房子装修布置了,也开始搞洋家乐了。高低铺、榻榻米、舒适标间,还有墙壁里头夹杂的玫瑰花,贾金珠经常要准备一二十人的饭菜,她说人多就高兴。

 

从抛下土地到进城打工,最终回归土地。2014年,洋家乐吸纳的农村居民就业超1000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吸纳了很大部分当地人家门口就业。

劳岭村的林柱荣就从一位拖拉机司机转型为洋家乐厨师。见到林柱荣时正是他难得的空闲时候,他说:“和以前比,一年到头挣的钱和休息时间都差不多,就是不用起早贪黑了。”林柱荣算了算,以前他每天运输跑的路程有500里,现在出了家门,隔壁就是上班的地方。

按捺不住的还有沉寂中的农村资产。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莫干山上曾经被散乱废弃的农房,现在每栋30年的租金高达100万元。衍生而来的配套产业、出租农房和流转土地等方式,让村里的沉睡资产变成了现实资本。仅莫干山一带的60多家洋家乐,带动的农民房屋出租收入、流转土地收入等财产性收入超过1.83亿元。

创意园区进山

冷坑里自然村有个洋家乐叫“西坡29号”,名气很大。在它1号楼的背后,隐藏了一个独立的房间,管家小施告诉记者,这是原来农家的猪圈,现在入住价是:每晚1580元。

“饲养一头猪所产生的污染量相当于8个人的生活排污。”小施介绍,猪圈改造后的房间很受客人喜欢,这里边石头泥巴糊墙、溪石高垒、山间植物布置桌面,都是由晓辉老师亲自设计。.

 

晓辉老师就是多家洋家乐的“御用设计师”吕晓辉。莫干山的农房改造计划中,几乎都能看出极简风格的影子。去年开始,晓辉工作室就搬到了莫干山下的庾村,和陆放版画艺术馆、清境文创园当起了邻居。

“如果能够把现代的城市需求和乡土资源结合起来,就能在保留老房的基础上,用新的改造方式来渗透庾村人的生活方式。”老房改造已经成为吕晓辉工作室的一块重要业务,敲敲打打专为破旧老房做“整形”。

 

2011年12月28日,费美珍的陆放版画藏书票馆开馆,在坡屋顶青砖的民国藏书楼中为莫干山带来第一缕文化养分。随后,清境文创园入驻,利用当年的庾村蚕种场,记录乡村改革,发掘年轻人的个性创意。

作家梁鸿曾在《中国在梁庄》中提到,农耕文化的结构方式在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很庆幸,在莫干山,记者看到了乡村在消减前赢得的一场逆袭,它没有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而是一副更具生机的乡野面貌。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最终在莫干山从博弈变成协作。2014年德清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79.8万人次,同比增长40.5%;实现经济总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159%。莫干山,成为接洽沪宁杭三大城市城乡互动圈中重要的支点。

 

吕晓辉、费美珍最终都选择在莫干山继续他们的事业。采访中,记者发现,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愿意把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留在乡村:裸心谷的驯马师、西坡29号的管家,还有清境文创园的设计师。

“乡村改造不应是强硬植入现代化因素,应该更注重文化传承的保留。”这是一位刚入职清境文创园的设计师对乡村的理解,在她看来,乡村改造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木尧)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