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景园旅游规划>乡村休闲旅游中心>乡村旅游研究>正文

清华老教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遗产难保的原因解读(2)

2018-06-26 北京龙景园 龙景园 点击量:

欧洲日本也有类似问题,为何能保?

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木屋。(全部传统,一个现代的都看不见)

英国茅草屋。(据说有1.5万名注册茅草匠)(茅草屋需要每年修复,为这些注册茅草匠创造了就业机会)

日本合掌屋。(消防演习成景观)

还有许多案例。

欧洲能保的原因:

1,国家/民族认同的危机感,始于18世纪。基于文化艺术,拒绝趋同。现代化的纠偏(拉斯金和维多利亚风格:莫里斯和手工艺运动)。传统工艺的保留,大大降低保护成本。

2,遗产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完善,反复争论200年(废墟派、复原派、历史派),直至1960年代大原则成立,具体问题仍在探讨。

3,遗产观念的大众化(原因后述),1970年代。导致:实现保护成本全社会均摊;接受有限度舒适。(不是少数专家的遗产观念,而是大众都认同的遗产观念,房屋可有限度改造,不能无限度舒适)

4,经济基础雄厚,社会为主,政府补贴。

5,艺术风格上,延续传统成本最低,创新永远成本最高。(所以新农村基本失败;所以欧洲的城乡都是老房子为主)

(还有被忽视的)现代性:对个体的尊重

洛克(17世纪),人生而平等。

康德(18世纪),以对话和换位思考来获取共识。

Max Stirner(19世纪),egoism,本我主义,摆脱社会枷锁才有自由和创造力。(国家要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平等,但要容许并鼓励每个人有争取比别人更大自由的权利。)

生产力提高的几百年,伴随个体自由和隐私权的扩大。斐多斐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现代基础设施普世化(火车、汽车、飞机、电气、通讯、管道)。

教育的泛化和终身化。旅行、遗产、博物馆愈发重要,石头的史书。(学习有了新的定义,不止是学校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旅行)

中产壮大,小资盛行,构成庞大遗产消费群体——大众化和产业化。

遗产行业:于穷国是负担,于富国是产业,是GDP。

产业本质:

1、持续创造需求(教育和享受);

2、与生存无关,但关乎素质(生活和民族)。(意大利,遗产旅游超工业)

越自由,越孤独,越渴望社交。网络社交发展迅猛,尤其移动互联网时代。

反映于建筑,即流动性和多样性;无线办公(可以完全用手机办公);咖啡泛滥(和茶有区别,咖啡满足需要自由又可以社交的心理需求,茶适合小范围社交);度假酒店和博物馆盛行;追求住房品质和第二住房。

结语

7.0,遗产保护,源于民族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双驱动。前者关乎国家凝聚力,后者关乎民众生活品质和创造力。

7.1,区分仪式空间和日常空间,前者要传统,后者要现代。

7.2,乡愁即民族主义。政府有义务,尤其是基础设施。

7.3,理性对待传统空间的非现代性(忽视个体;隐私权缺位)。

7.4,遗产保护本质上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平衡传统与现代中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美学。市场是创新土壤。

7.5,乡村度假有大潜力,小资下乡是大趋势,构建遗产消费群体。中国旅游,一年35亿人次。(为什么国人出国旅游舍得花钱,国内旅游不舍得花钱?根源是在于没有好的服务。)

7.6,国力与教育互为因果。

7.7,互联网+:利用用户,降低创新成本。(利用用户来创新,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7.8,社会组织很重要。激发个体的保护意愿。改变观念靠事件,不靠说教。(策划事件让民众改变观念,而不是靠说教)

7.9,传统和现代不应是180度的矛盾,而应是90度的共生。个体和集体,亦然。

7.10,文化遗产,全民主体。

美丽乡村

最后一段,我保留了罗教授PPT中的序号,很象论文吧。的确,每一句,都发人深省,每一句,都能启发思考力。

我深信,15年对乡建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如果让社会大众成为乡村遗产保护的主体,需要更多人的认知、行动。

本文转载自旅游规划观察,原文标题为《乡村遗产难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清华教授十五年的思考》。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