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递>正文

浅谈国外生态城市发展之经验(3)

2018-05-30 北京龙景园 龙景园 点击量:


(一)发展状况
从1971年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至今,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上做出了尝试。一是以“绿色城市”为目标,增加绿色要素和绿化空间。如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市。二是制定了生态城市的标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丹麦、瑞典、日本等。另外,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和阿德莱德市、印度的班加罗尔、丹麦的哥本哈根以及美国的伯克利、克利夫兰等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并为人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二)发展经验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建设理想的人居环境。
美国的克利夫兰制定了详细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细化到具体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使该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现实性。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制定了具体的生态城市工程,在工程中运用各种适用的可持续技术,如增加绿地面积、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可持续水的利用等。巴西的库里蒂巴在垃圾循环回收、能源保护项目以及公交导向的交通创新上都取得了成就。德国的埃尔兰根在城市规划中加强风景规划和环境规划,重视森林河谷等生态区的保护,采用一体化的交通政策以及节约资源、能源等。

制定明确的目标、原则和发展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各国城市根据自己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
新西兰Waitakere建设目标包括建立可持续的、动态的、公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并根据目标制定了更具体的措施。澳大利亚怀阿拉在其发展战略中提出了7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致力解决其能源和资源问题。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1997~1999”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美国的克利夫兰制定了明确的生态城市议程,包括空气质量、气候变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基础设施、政府领导、邻里社区、公共健康、精明增长、区域观、交通选择、水质量及滨水区建设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指导原则。日本的千叶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
重视与区域的协调。生态城市的“城市”概念是指包括郊区在内的“城市区域”,因此城市规划和开发必须与大范围的区域规划乃至国土规划相协调。美国克利夫兰市的生态城市议程强调区域观思想,强调政府必须在复杂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协调工作。德国埃尔兰根也非常重视区域的协调,具体体现在该市的风景规划、环境规划以及交通规划上。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则在区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能源和资金,以寻求降低能源和材料废物,主张材料和组件的生产应最大限度取自当地。
以科技为后盾。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以科技为后盾。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适应技术的研制与推广,美国、德国、加拿大都重视生态适应技术的研究,重视发展生态农业,落实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建立了能源替代研究中心,美国的克利夫兰建立了专门的生态可持续研究机构。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刚刚起步,因此学习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经验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期,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探索和研究生态的城市建设之路。
一是树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平等协调发展。规划应加强城市与区域的联系,由单纯的城市规划向城乡一体化规划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三是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实现由传统发展观向生态发展观的转变,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注重自然环境。
四是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政策、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与国外先进城市的交流,了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动态,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健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科技队伍,建立有效的生态适用技术研究开发机制。
五是加强公共教育、文化建设,普及生态知识。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教育发展和提高全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自愿地加入生态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20%发展到2014年的54.77%。
作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外经验表明,立法先行,运用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目前660多个城市中,已有近百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然而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建立健全保障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依法规范生态城市建设,确保广大民众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生存环境,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