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雨来到这个古镇的时候,
江南的味道也来了。
徽州,呈坎。
黄山脚下的 “江南第一村”。
撑把小伞,走在淅淅沥沥的雨中。
看水墨画般的白墙黛瓦,把这个徽州人心中的故乡渲染得诗情画意。
撑把小伞,走在淅淅沥沥的雨中。
看水墨画般的白墙黛瓦,把这个徽州人心中的故乡渲染得诗情画意。
村内的建筑有亭、台、楼、阁,走在这个古村中,就像走在明清时代的大户人家宅院里。
一切还像它本来的样子,穿过桥,行过巷,一个转角就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每一段石板路上,都是悠悠的岁月。
门口有棵大树,屋边有片池塘。
每一个徽州人的心里,都有一栋记忆中老宅。
“我是一个徽州人。”晚年的胡适回忆起故乡,每每这样说道。在这里,徽州已经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符号,一种乡愁。
澍德堂
就隐在这样的江南古镇上
澍德堂这三个字,有历史,更有故事。
民宿女主人祖上的名号在这里继续延用。
“澍”字本为及时雨,与“德”相得益彰,传承意义非同一般。
低调的院门,门前三两竹枝,你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居然是一家精品民宿。
走进大门,你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简直是一个旧时大户人家的私家庭院。
澍德堂占据荷塘一隅,数十幢宅子连城一片。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一侧是古朴淡雅的建筑,一侧是碧绿的莲叶。
如果你以为这里就是个老宅,那就大错特错了。
宅子是老旧的,但却用上了许多现代的设计去穿插,看上去一派现代时尚感。
树就长在房间里,采光井里透进明媚的光,让整个空间显得活泼而生动,不再像是一个老宅那样暮气沉沉。这内部,就像是个精品设计酒店。
每一个细节,哪怕一个楼梯、一个角落,都经过缜密的设计考量,让徽州老宅的沉郁的历史感,和现代设计审美相协调。
每一个细节,哪怕一个楼梯、一个角落,都经过缜密的设计考量,让徽州老宅的沉郁的历史感,和现代设计审美相协调。
每一个小物件,都看得到精致的用心。
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步步见景”的原理,一个门洞、一个窗户……所见之处,俱是风景。
十六间客房各不相同,大床、双床齐备,也有更私密的独门独院单卧别墅,二居小院则是全家出行时的最佳选择。“静思”、“时雨”、“观荷”、“梦溪”、“拂柳”,连名字都各个诗意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