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北京龙景园 晓田 点击量:402
现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变得很容易,只要你有时间,约上朋友带上家庭,开着自己的爱车就可以随时出发。想要远离喧嚣的城市,短暂地忘记烦恼,最好的目的地就是大自然。正因如此,周边游火了,民宿火了。
民宿,已经成为旅游住宿个性化发展的方向,成为乡村旅游品质化提升的产物,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旅游业维系“乡愁”的寄托。
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法规中的一些障碍,民宿也一直处于一个灰色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这一产业的发展。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点名“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引起了海南省旅游业界人士尤其是一直致力于推动民宿旅游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国家释放的一个积极的信号,将推动政府部门出台扶持政策,同时,在法规上有了明确“身份”后,也将激发更多有意于此的人士投身民宿旅游产业,推动海南民宿旅游的发展。
海南民宿
返乡者先行 促产业萌芽
在海南,提到民宿就必须提及一个人——陈统奎。1980年出生于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雷虎村委会博学村的陈统奎,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媒体行业供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战略让海南迎来又一次大的发展机遇。2009年我到台湾访问时体验了当地的民宿后,觉得旅游要真正‘惠’民就要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而乡土民宿旅游就是一条很好的道路。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回到老家和家人一起做起了民宿。”
陈统奎的民宿旅游产业梦想里,“平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首先的动作并不是盖民宿,而是引领村民们将博学村打造成一个生态村。2011年,陈统奎在当年和父亲挖树坑的那片荔枝园盖了一套民宿,叫“花梨之家”。
在花梨之家主人的带领下,一起去火山湿地坐船钓鱼摘野生空心菜,去火山口爬山下溶洞,去火山古村落逛村落砍椰子,玩累了回到民宿吃火山野鸡野鸭黑山羊黑猪肉农家菜清补凉……如今,在陈统奎二弟陈统夸一家人的经营下,“人情”和“趣味”兼具的“花梨之家”已经成为周末许多市民和游客休闲的理想去处。
从家庭旅馆转向 有故事的民宿
省资深旅游专家陈耀将这些返乡者称为“新农人”,民宿旅游的示范者、引导者。“民宿最大的特色是主人,它是一个专项的旅游产品,与酒店、旅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民宿主人可以向客人分享他的趣味和理想,成为游客在当地旅游的参谋与向导。但是,农民要转变为民宿这种新型的旅游经营者,要学会管理、服务、导游等知识,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时候,有文化、有市场、有水准的返乡者、城市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经营精品型民宿,可以给农民介绍经验,当好示范,当好领头人,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农人转化,让他们分享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好处。”
亟待政府 提供配套政策
“海南现在真正意义上的民宿不超过10家,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非常重要。而目前政府对于民宿旅游的规划、管理这一块空白很多。”高高今年刚刚通过申请在琼中成立了民宿行业协会。
高高坦言,对于很多有意向投身于民宿旅游行业的城市“新农人”来说,目前最大的担心是“安全”。高高所说的“安全”,指的是房屋的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问题。
按照我国的《合同法》规定,房屋土地租赁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很多民宿主人经营民宿都是将它当做一个家来打造,时间一到‘家’就可能因为租金、续约等问题而失去。”
同时,按照国内《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旅馆经营者需要获得公安部门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消防部门的《消防检查合格证》、卫生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和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证》等证件。对于个体的民宿经营者来说,这无疑是很难达到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能参考别的地区的经验,尽快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陈耀认为,海南应该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主动规划、引导和管理产业,并大力推进和鼓励民宿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促进海南民宿旅游业的发展,这对海南今后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打造百姓的幸福家园,旅游扶贫致富都有良好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后的民宿不仅仅是一个旅游产品,它应作为一种专项的旅游产品发展成为海南的旅游吸引物,提升海南旅游的品质与个性。”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